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javascript中if和switch,==和===详解
阅读量:720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9

本文共 247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8 分钟。

今天改插件BoxScroll的时候,因为if里面的条件判断多于两个,于是立马想着改写switch。改到一半,忽然记起来JSHint等代码质量检测工具中的一个要求,用===替换==,不用不可靠的强制转型。然后忽然猜想,改成switch是不是会降低效率啊?switch里面的实际判断是==还是===?

有了想法,赶紧举个栗子,好一口吃掉:

var a = '5';switch (a) {  case 5:    console.log('==');    break;  case "5":    console.log('===');    break;  default:}

  

最后控制台显示的是===,看来可以放心的用。找了下以前的学习笔记,嗯,高三里面确实也说switch判断是全等运算符,因此不会发生类型转换。这里小结一下

  1.

if 是用得最多的,没什么太多好说。值得注意的一点是:if 其实和 || 很像,如果if (conditionA){} else {} 中的conditionA为true,然后它执行完else之前的块后就看都不会看else里面的代码。和 || 前面为true的时候后面会被忽略一样,即便里面有再多的错误。基于这个性质,当然把可能用得最多的代码块放在前面,减少判断次数。另一方面,如果有很多的 if 判断,而且可能执行的次数分布比较均匀,那么后面的判断语句每次都要把前面的判断一个一个执行完,不利于优化。比较好的做法是将一层判断语句变成两层判断语句,如

if (a > 0 && a <= 1) {  //do something} else if (a > 1 && a <= 2) { } else if (a > 2 && a <= 3) { } else if (a > 3 && a <= 4) { } else if (a > 4 && a <= 5) { } else if (a > 5 && a <= 6) { }...

  

变为

if (a > 0 && a <= 4) {  if (a <= 1) {    //do something  } else if (a > 1 && a <= 2) {   } else if (a > 2 && a <= 3) {   } else if (a > 3 && a <= 4) {   }} else if (a > 4 && a <= 8) {  //}..

  

  虽然前面的每个判断都多加了一次,但是后面的判断就都减少了(4-1)*n次,还是满赚的。忽然觉得这种方式和嵌套循环有点像,循环次数少的放在外面有助于性能优化,如何分成两层甚至多层就要看具体情况了。

  switch是 if 最亲密的战友,每次 if 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过来搭把手。switch和 if 互转估计没什么好说的,而且switch和if一样,都是顺序从上往下执行判断的,有所不同的是 if 中的else在switch里面可不管用,它有自己的小弟:break。如果没有遇到break,switch会继续往下执行,如

var a = 2;switch (a) {  case 1:    console.log("1");    //break miss  case 2:    console.log("2");  case 3:    console.log("3");  default:    console.log('no break');}

  

  最后控制台显示 2,3,no break 。其实也蛮好理解,break是提示程序跳出内部执行体到下一个case 判断,如果没有了,相当于 if(condition){A}{B},没有了else,A和B当然都要执行啦。还有两个小tip,一是switch和case中可以写任何表达式,如

switch (A + B) {  case a * b:    console.log("1");    break;  case a / b + c:    break;    //...  default:    console.log('no break');}

  

  实际上的比较是 (A+B)===(a*b)和(A+B)===(a/b+c)。二是switch有一种特殊的用法,如

switch (true) {  case condition1:    //do something    break;  case condition2:    break;    //...  default:    //..    ;}

  

  此时switch中的每一个case都会按照顺序判断执行。至于switch(false)?并没有什么卵用。

  2.==与===

  一句话搞定,除了在比较之前不转换操作数之外,全等和不全等操作符与相等和不相等操作符并没有什么不同。

  最经典的案例

var a = "5",  b = 5;a == b     //truea === b     //falsevar a = "ABC",  b = "AB" + "C";a === b     //true

  

  下面的显示true的原因其实和不可变是分不开的。表面看上去b只是简单的拼接一个字符串,但实际上它已经和原来的b没有关系。每一个字符串都存在内存池中特定的地方,当b="AB"+"C"执行完的时候,字符串AB和C就已经被销毁,而b指向内存池中ABC的位置。由于在指向前在内存池中发现了字符串ABC(因为a引用着它,所以存在),所以b就和a指向同一块区域,全等判断相等。如果在b之前没有任何变量指向字符串ABC,那么内存池中没有,就会在里面划一块地方给ABC,并将b指向ABC。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good10001/p/4813320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C#中委托和事件的区别
查看>>
数据库操作
查看>>
CLIPS
查看>>
HBase中数据的多版本特性潜在的意外
查看>>
僵还是老的la,看myeclipse的spring mvc3 scaffolding 完胜sts
查看>>
网上开店进货渠道大参考
查看>>
经典语录
查看>>
【配置文件】log4j是什么log4j
查看>>
xsd验证允许空值
查看>>
图灵成立七周年——经典回顾
查看>>
#周末课堂# 赵扬老师 Android系列课程【ListView完全解析、Memory in Android】(火热报名中~~~)...
查看>>
【改进】C# WinForm捕获全局异常 SamWang
查看>>
HashMap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
查看>>
高清接口芯片---gv7600、sii9135
查看>>
相机标准之onvif---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onvif 简介
查看>>
我的DIY作品
查看>>
HDU 1815, POJ 2749 Building roads(2-sat)
查看>>
几个性能测试工具
查看>>
scala 模式匹配详解 1
查看>>
在CentOS6.5上安装Tomcat6
查看>>